第七堂課
第七課 左右逢源
一、前半堂課-觀念與認知: (一) 重點提示:
◇ 互相交流有何重要? ◇ 怎麼交流?
◇ 安排跨區交流
(二) 重點說明:
◇ 互相交流有何重要
1. 真實語言,心靈激盪對練功有何好處?
練功是最直接、最坦白的面對自己,任何體會與心得都是出自 心靈深處,如果能表達出來,不但增加對自己的了解,讓練功 學習的更有層次,更能對別人啟發,讓自己的經驗得到印證, 利人利己,對練功有很大好處。
2. 為甚麼要走出自我?
練功一段時間後,很容易養成自我為是的習慣,如果不經常與 別的練功同伴心得交流,遇到瓶頸或疑惑,無法突破,錯誤也 不知更正,就會越錯越離譜,影響練功效果。
◇ 怎麼交流?
1. 平行交流:與同期練功同伴交流,共同學習成長。
2. 上下交流:利用機會與資深義工、與師父交流,並將心得與資 淺學員交流。
3. 跨區交流:與不同練功點的學員、義工交流,「外來的和尚會 唸經」。
4. 文字、現場、視訊、音訊交流:
文字交流-文章或電子郵件 現場交流-團體練功前、讀書交流會、進修營 視訊交流-到練功點參加周末師父全球現場視訊連線 音訊交流-無法視訊連線的練功點,可參加周末師父全球現場
音訊連線
◇ 安排跨區交流會 「外來的和尚會念經」,舉辦跨區心得交流會。
二、後半堂課-動作要領示範與說明: (一) 重點提示:
◇ 九大要領第九項的掌握技巧與功用 ◇ 現場示範與調功:
(二) 重點說明:
◇ 九大要領第八項的掌握技巧與功用
閉目入靜,目光自然下垂:
凝神聚氣,凝神就是大腦完全不想事,就是入靜,此種狀態下才 能聚炁、采炁。目光自然下垂有助於虛火下降,目不離身,則神 不外馳。
入靜必須長期練習,逐步體會,沒有捷徑。好奇心越大,越難入 靜。初期只要記住大腦不想事即可。
資深義工請注意,不要再撥放從前製作的如何入靜以及入靜的訣 竅 DVD,初學者會越聽越亂,追求現象,反而不能入靜。
◇ 現場示範與調功:
1. 依現場場地狀況,請學員就定位。
2. 拿下金屬物品、眼鏡等小提醒。
3. 照九大要領順序覆誦,請學員練習背誦。
4. 練習時間為十五分鐘。
5. 義工現場調功。重點是第八要領。
6. 請學員回家繼續練習,親身感受,義工可回答一至八項要領問題。